?
A+ A-

【濰坊記憶】那一場掃盲的全民運動

來源:2009年《濰坊晚報》國慶特刊 《祖國萬歲》(原文轉載)   發(fā)布時間:2021-05-27 15:37:00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共掃除文盲2億多人,成人文盲率由1949年的80%以上降到了9.08%以下,青壯年文盲降低到4%以下。年輕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摘掉了世界頭號“文盲大國”的帽子,從文盲國家的陰影下走了出來。

   早在1949年,毛澤東同志就明確指出:“在80%的人口中掃除文盲,是新中國的一項重要工作。”鄧小平同志在改革開放的歷史時期就曾強調:“一個10億人口的大國,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資源的巨大優(yōu)勢是任何國家比不了的。”黨的十五大政治報告中進一步指出:“發(fā)揮各方面的積極性,大力普及九年義務教育,掃除青壯年文盲。”這種延續(xù)性的策略,使我國在60年里始終如一地把掃盲作為保障人權、確保公民受教育機會和權利、提高民族素質、改進人民生活質量的歷史任務。那么當年那場掃盲運動中的濰坊是什么樣的呢?

  掃盲標準:

  區(qū)分對象 分別對待

  掃盲工作首先遇到的理論問題是:究竟怎樣的標準才算脫盲?1953年12月14日,山東省人民政府教育廳向各專署、各省轄市文教科局、掃盲辦公室轉發(fā)華東行政委員會掃除文盲工作委員會“關于掃盲標準、畢業(yè)考試暫行辦法”的函,其中指出“掃除文盲標準,應根據干部、工人、農民等不同對象與不同要求,分別規(guī)定。識字方面大體上可分為2000、1500、1000常用字三種。干部和工人一般可定為認識2000常用字,能寫二三百字的應用短文;農民一般可定為認識1000常用字,大體上能閱讀最通俗的書報,能寫農村中常用的便條、收據等。城市勞動人民一般可定為認識1500常用字,閱讀寫作方面,可分別參照工人、農民標準。以上標準,各省、市人民政府掃除文盲工作委員會可根據具體情況靈活掌握、適當伸縮。”又規(guī)定“考試內容:可分為識字、閱讀、寫作三項。識字要達到課本生字的60%以上;閱讀要能流利閱讀所用課本的最后一冊,并了解其大意;寫作方面:干部、工人要能寫二三百字應用短文,農民要能寫農村中常用的便條、收據等。使用其他教材及學習方式者,只要達到規(guī)定標準,亦得參加考試,考試及格準予畢業(yè)。”

  掃盲辦法:

  學以致用 服務生產

  在掃盲過程中,強調“學以致用”,堅持掃盲工作配合社會主義教育和生產高潮。當時,農村掃盲強調對農民識字課本的編寫,比較流行的是“識字記工課本”,從農民自己的姓名學起,然后學土地的名稱,各種農活、農具和牲畜的名稱,以及記賬格式。由于貼近農民的日常生活,僅用兩三個月的業(yè)余時間,就可以使農民初步掌握記賬、記工的本領。

  1958年1月6日,中共昌濰專署黨組關于當前掃盲工作情況及今后意見的報告中說:從干部到群眾,在思想上正確地解決了掃盲與生產的關系,克服了孤立搞生產和孤立搞掃盲的傾向。膠縣、博山等九個縣及時編寫了以水、肥、土為主要內容的識字補充材料。

  在工礦企業(yè),同樣要求一手抓生產,一手抓學習。當時的濰坊第三鋼鐵廠五工段在全省工礦企業(yè)職工教育會議上報告的典型材料中說:“為了幫助文盲學習好,結合生產進行教育,在爐前爐后,宿舍、食堂等地的建筑物和常用物體上標上名稱,將操作規(guī)程、生產基本知識等編成快板、順口溜貼在現場”“下班后,宿舍中、樹蔭下,三五成群,到處有人學文化。”

  師資力量:

  組建隊伍 以民教民

  “以民教民”的工作方法解決了掃盲運動的師資問題。作為一場群眾運動,單靠正式的教師和正常作息時間的教學難以滿足在短時間內全部掃除文盲的艱巨任務。組建一支掃盲教師隊伍是個必須解決的重要問題。對此,1956年8月印發(fā)的中共山東省委文教部關于加強領導農民掃盲工作的幾點意見中這樣表述:“在掃盲過程中,各地普遍配備了專職掃盲干部,組織和訓練了一定數量的民師。”這批民師包括通過掃盲已經識了字的農民、大批投入農業(yè)生產的初中和高中畢業(yè)生,還有一些農村小學教師。1958年1月昌濰專區(qū)的統(tǒng)計情況是“全區(qū)發(fā)動43108名民師參加了教學工作。”

  為調動廣大民師的工作積極性,中共山東省委文化教育部1956年8月9日發(fā)文強調,在加強對民師政治思想教育的同時,要合理解決民師報酬。“對于優(yōu)秀民師,應通報表揚其事跡及教學經驗。民師因公誤工問題,有些合作社是這樣解決的:按照一般情況,每個民師可教學員二十人左右,每個學員每年拿出兩個勞動日作為民師報酬,民師和學員都很滿意。此外,對于民師的家庭生活困難,亦應注意適當解決。”1957年又強調“依據以勞力換智力的精神,誤多少補多少的原則,繼續(xù)大力解決民師換工補工問題。”

  學習形式:

  因人因地制宜

  在掃盲學習的組織形式和活動方式上,中共山東省委文教部的指導性意見非常明確:“靈活地采用多種多樣的組織形式和活動方式,使民校學生能在不同的組織形式下堅持常年學習。”

  圖片

   1958年益都縣永固農業(yè)社掃盲慶功大會 鄭學俊供圖

  《濰坊市志》記載,當時“采取多種形式進行掃盲。有夜班、午班、包教包學組、識字牌、看物識字、送字上門等。”1958年1月6日,中共昌濰專署在報告中更具體地說:“全區(qū)除有516656人參加班級學習外,還組織了202671人參加了包教包學小組,43141人參加了工地學習。”

  成果可喜:

  基本掃除文盲

  讓我們看看1958年8月31日中共昌濰地方委員會、山東省昌濰專員公署寫給中共山東省委、山東省人委的報捷書:“經過百日奮戰(zhàn)和七、八月份的大突擊,幾個月的時間完成了幾年所要完成的任務;自7月21日至8月21日,全區(qū)十六個縣(市)除膠南外,都基本完成了掃盲任務,先后向地委、專署和省委、省人委報捷。此時,全區(qū)平均非文盲占青壯年總數的81.08%,達到了基本無盲專區(qū)的標準,地委、專署于8月23日已向省委、省人委報捷。

  《濰坊市志》上的記載:自建國至1979年,濰坊每年平均有2萬人脫盲。1979年全區(qū)青壯年文盲占青壯年人口的4.9%,達到了國務院提出的基本上掃除文盲的標準。

   2001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布:中國如期完成了向世界的莊嚴承諾,實現了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和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的戰(zhàn)略目標。

濰報全媒體記者:郭存之 張協(xié)軍/文

責任編輯:李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