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A-

武漢大學青年講師團開講兩千場 把鮮活的理論講到大學生心坎里

來源:中國青年報   發(fā)布時間:2021-11-15 10:50:44

  在武漢大學本學期青年講師團進支部的“開學第一課”上,95后研究生王琇琨分享了作為唯一一名中國青年志愿者代表,參與聯(lián)合國“共同應對新冠病毒”網絡研討會的故事。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fā)之初,身在山東老家的王琇琨在線上組織起學校數以千計的大學生志愿者,為641名一線醫(yī)務人員子女提供了超過兩萬小時的課業(yè)輔導、心理疏導和思想引導,極大解決了“白衣戰(zhàn)士”們的后顧之憂。

  “溫暖他人,成長自我。”聽完宣講,德語專業(yè)00后大學生劉梅珊頗受觸動,以前她覺得上大學就是為了找份好工作,“原來每個人都能融入國家命運,還能在世界的舞臺上發(fā)出中國聲音。”

  兩年來,一群由武漢大學80后90后00后師生、校友組成的講師團隊,講述自身求學、科研報國的經歷,對黨史故事的思考,畢業(yè)后扎根基層的故事……從學校“小課堂”牽出人生“大課堂”,把鮮活的理論講到大學生的心坎上。

  2019年5月,武漢大學團委發(fā)起組建“青年講師團”,發(fā)揮共青團的組織和引領作用,以優(yōu)秀青年教師、管理人員、校友和大學生為宣講主體,讓青年給自己上好思政課,做到真懂、真學、真用,為黨育人、為國育才。

  青年講師團自成立之初,就得到了學校的高度重視,武漢大學黨委書記韓進為講師團成員講授專題黨課;學校領導每學期與講師團成員座談;黨委宣傳部和校團委統(tǒng)籌,校團委、黨委教師工作部、機關與直屬單位黨委和校友處,分別在青年學生、青年教師、機關青年干部和青年校友中遴選成員。

  同時,武漢大學出臺管理辦法,明確對講師、院系和支部的工作要求、保障制度和激勵辦法,開展定期集體備課、不定期研討座談,設置季度、月度宣講主題,并結合黨的最新理論與講師個人特色形成課程菜單,以“點單”形式供全校分團委、團支部預約選擇。

  從2019年至今,武漢大學先后成立校級“青年講師團”和34個院級分團、兩個專項分團,走進黨校團校、黨團支部、社區(qū)和網絡,通過支部巡講、融媒體視頻、實踐宣講等方式開展宣講。

  今年6月,學校在原有基礎上成立青年教師分團,27名成員里有教授25名、“國字號”人才18名,成員平均年齡不到40歲,全部都有海外留學經歷并選擇學成歸國。

  80后化學與分子科學學院教授袁荃,是武漢大學“青年講師團”中的一員。袁荃在日常教學中發(fā)現,一些研究生經常困惑,只要達到標準就能畢業(yè),為什么還要對自己提出更高的科研要求?

  “化學專業(yè)與很多‘卡脖子’問題密切相關,國家需要我們把這些事情弄深、弄透。”加入青年教師分團以來,袁荃將科研報國的“大道理”融入日常教學的“小課堂”。

  在袁荃的課題組,小組會一周一次,只討論學術科研,大組會兩周一次,對近30名研究生進行“認知教育”——從時事熱點到黨的理論,從專業(yè)發(fā)展到人生選擇。

  為了籌備好“開學第一課”,袁荃在暑期兩個月里,每天閱讀時政類網站、公眾號,記錄素材、總結梳理,找尋授課靈感。“只要讓學生意識到,個人成長融入國家命運方有大成,他們就會認可當前所做事情的價值。”

  講好思政課,不僅要入耳入腦入心,更要讓學生看得見、摸得著。青年教師的科研報國經歷是最好的宣講素材。

  85后青年教師、電氣與自動化學院副教授肖淞從事高電壓環(huán)保絕緣氣體研究。在法國獲得博士學位后,肖淞入職武漢大學電氣與自動化學院。

  2018年,他成功研制出國內首臺環(huán)保氣體絕緣高壓電氣設備,搶占國際高電壓環(huán)保領域“高地”。2019年,肖淞作為“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代表,受邀在人民大會堂參加了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

  “這次大會讓我很受觸動,我覺得自己需要把這份情懷和責任傳遞給更多年輕人。”兩年來,肖淞作為省、校、院三級青年講師團成員,深入機關、基層、企事業(yè)單位開展了40余場宣講。

  宣講中,學生從思政課的客體變?yōu)橹黧w。

  校團委每年都會選拔20余名在科研學習、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志愿服務等領域表現優(yōu)異的學生典型、校友組成學生講師團,以朋輩教育喚起青春理想。

  在2019年青年講師團成立后的首場宣講上,85后水利工程專業(yè)碩士校友韓瀟講述了自己放棄家鄉(xiāng)黑龍江省水利廳的工作,扎根廣西基層擔任一名水利技術員的故事。

  聽完宣講,95后法律碩士研究生師齊領悟到,“將青春奉獻在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更能實現人生價值。”

  去年畢業(yè)之際,她報考了家鄉(xiāng)云南的選調生,奔赴臨滄市鳳慶縣郭大寨彝族白族鄉(xiāng)團山村駐村,成為鄉(xiāng)村振興工作隊的一員。她還利用專業(yè)所長為當地農民解決土地糾紛、家庭糾紛提供法律支持。

  不久前,以全院第一名的成績,從本科直接保送至北京大學前沿交叉學科研究院攻讀生物學博士的2018級生物科學專業(yè)周章嫻,曾結合暑期科研實踐經歷,為大家講述了“糧食安全靠自己”,以及雜交水稻承載的科學精神和家國情懷。

  聽過宣講后,同專業(yè)的呂王一諾經常向這位00后“科研達人”討教學習方法。“她幾乎不會放過學習中的每一處疑問。”呂王一諾漸漸理解了,“立志為國家解決科研‘大問題’,要首先解決好學習中的每一個‘小問題’。”

  自成立以來,武漢大學青年講師團在校內累計宣講超過1800場次,覆蓋全校1700多個班級,在全國宣講超過2000場,服務校內外師生和地方群眾5萬余人。

  韓進表示:“青年一代承載著國家的希望和民族的未來。青年講師團用青年話語體系講好青年觀察思考和青春奮斗故事,不但做到了工作全覆蓋,還做到了入腦入心,讓當代大學生真正心懷國之大者、厚植家國情懷,更加堅定不移地聽黨話、跟黨走。”(張子航 胡林 記者 雷宇)

責任編輯:平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