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著力提升矛盾糾紛預防化解法治化水平
來源:濰坊日報 發(fā)布時間:2023-11-22 08:59:28
致力常態(tài)長效 立足合縱連橫 整合法治資源 注重科技賦能
我市著力提升矛盾糾紛預防化解法治化水平
濰坊日報社濰坊融媒訊 近年來,市委依法治市辦、市司法局堅持和發(fā)展新時代“楓橋經驗”,著力構建“大調解”工作格局,取得積極成效,全國模范人民調解委員會9個,全國模范人民調解員24人,數量位居全省前列。今年以來,全市調解組織共化解矛盾糾紛近5萬起,為建設實力強品質優(yōu)生活美的更好濰坊營造了安全穩(wěn)定的社會環(huán)境。
致力常態(tài)長效,建立“全方位”調解制度機制。加強基礎制度建設,印發(fā)《關于進一步推進社會矛盾糾紛化解工作的意見》《關于進一步做好新形勢下人民調解工作的意見》,在全市建立起管根本、利長遠、重實效的長效制度,為構建“大調解”工作格局奠定了基礎,先后發(fā)掘、推出全國全省人民調解工作先進典型40余個。健全完善組合機制,建立健全“訪調對接”“警民聯調”、著作權糾紛“三調一訴”等工作機制,構建了訴調、訪調、公調、檢調、仲調協(xié)同化解機制,并形成了“調解+公證”“調解+仲裁”“調解+行政復議”“調解+行政裁決”等矛盾糾紛組合式化解模式。注重加強隊伍建設,出臺《關于加強人民調解員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持續(xù)提升人民調解員隊伍能力,配齊配強人民調解員,加大專職人民調解員配備力度,提高專職人民調解員比例,全市現有人民調解員2.4萬余名,其中專職人民調解員8600余名。
立足合縱連橫,構建“立體化”調解組織體系。圍繞化解各層級各領域矛盾糾紛,千方百計拓展調解組織覆蓋面。在縱向上織牢組織架構,做實人民調解組織建設,建立了以市級調解委員會為龍頭、縣級調解委員會為樞紐、鎮(zhèn)(街道)調解委員會為支撐、村(社區(qū))調解委員會為基礎的四級調解組織網絡,目前全市共建立村(社區(qū))、鎮(zhèn)(街道)人民調解組織7100余個。在橫向上抓實行政調解,積極推動在教育、醫(yī)療、交通、勞動爭議、房地征收、物業(yè)管理、環(huán)境保護等重點領域開展行政調解工作,在行政調解任務較重的公安、民政、住建等部門,推動成立行政調解委員會,積極化解本領域矛盾糾紛,目前全市共建立行政調解組織497個。在行業(yè)領域擴大覆蓋范圍,主動適應矛盾糾紛發(fā)展變化,指導相關主管部門建立婚姻家庭、校園糾紛、保險糾紛、醫(yī)療糾紛、交通事故等行業(yè)性專業(yè)性人民調解組織102個,進一步拓展了行業(yè)性專業(yè)性人民調解組織覆蓋面。
整合法治資源,搭建“一站式”糾紛調處平臺。設立“無訟超市”,整合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律師調解、行政復議等各類資源,集中入駐矛盾糾紛調處中心、司法所和法律服務所、公共法律服務中心(站),履行非訴糾紛的接待、咨詢、督辦、反饋等職能,目前全市已建立“無訟超市”134個。配強崗位力量,在“無訟超市”內部,科學設置前臺功能,及時將矛盾糾紛導入最佳解決途徑;在窗口配齊現場處置人員力量,承接前臺分流的引導指令,現場即時辦結群眾訴求;在后臺配齊調解、公證、行政復議等分類化解人員力量,綜合運用多種方式化解矛盾糾紛。健全銜接機制,建立調解與公證、調解與仲裁、調解與行政復議、調解與裁決、公證與仲裁、公證與行政復議、公證與裁決、行政復議與裁決等8項非訴訟解決方式銜接機制,實現矛盾糾紛化解“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地”。
注重科技賦能,提升“信息化”支撐保障作用。創(chuàng)建智慧辦公平臺,著眼“大調解”格局工作實際,建立非訴訟糾紛集約化解辦公平臺,設置事項辦理、業(yè)務分類、數據分析、考核計分等4大服務模塊,整合納入10余項業(yè)務,構建起了全品類、立體化的矛盾糾紛集約化解綜合工作平臺。實施調解線上辦理,將調解、公證、行政復議、行政裁決等非訴訟糾紛解決方式有機銜接,運用人民調解、行政調解、行政復議等“遞進式”方式化解矛盾糾紛,提升矛盾糾紛化解效率,做到了“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成功化解矛盾糾紛1.2萬余起。
濰坊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王曉萌/文
責任編輯:平小娜